「有些東西在它消失前, 沒有用心去紀錄它們, 那種情感是種失落, 但卻不是遺憾; 那要紀錄的, 不是它們存在的証據, 而是那些跪弱而命定地會消失的關係, 那些處於時代裡屬於我與物, 我與某人, 我與某事之間的關係。」
1月 27, 2014
關於寫作的感情狀態
1月 10, 2014
怨有頭債帶主之1984前後的香港政治一節
[既然有人對1984前後有這麼大熱情,的確,怨有頭債帶主,但要認清楚]
仍未到1984年戴卓爾夫人上京見鄧小平之前幾年,由於當時在經濟好景(人均收入比英國美國高,是中國大陸的8倍)同殖民政府較以前開放和效率高(行政吸納政治)的社會環境中,主流香港人都一面倒看好香港前途問題(1997後英國租約期滿),在幾年間輿論不斷提出現在看來是非常天馬行空的策略:1)跟英國事頭婆傾續約;2)給英國拓管,以主權換治權;3)買島(即係走佬),集資在太平洋買一個與香港差不多氣候的島然後搬傢俬去建另一個香港。看,當時大部分人會覺得香港不會在一個「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將主權交回北京政府。然後,大家都以為戴卓爾夫人那下pk(談判失敗,中國必定收回香港主權)就暗示了香港也將會跟著pk,其實不然,這只是故事的開始。
在1984至1989年間,(可以大概地描述)香港社會表面看似風平浪靜,不同的只是在媒體上再沒有人談論97之後的另類可能,但其實整個社會內部發生了很重要的變化,大部分有能力的中產開始連人帶錢帶技術移民(一年走10萬人口)、沒有政治忠誠的政界華人領袖開始在港府內轉做無間道、看好大陸走資的本港資本家開始為人民幣服務,這也是為鄧小平會說出承諾香港可以五十年「馬照跑、舞照跳」的原因。其實1984年定案後,港英政府嘗試過堅持推動民主化的政制改革,北京政府出面聲討反對不用說了,最有趣的是,民間沒大反應,有能力有學識的中產又只顧自己移民,而在本地大力反對港英政府推政改的,竟然是上述政界和商界的華人領袖,無他,因為他們是既得利益者,所以定要維持一個過去可謂相當成功的官商勾結制度(最好五百年不變)。
這是故事的第二段而已,如果現在有人想找人還債(沒有反對香港被回歸, or 賣港),其實這幫人仍然大搖大擺,不知廉恥地進出政府、進出立法會、進出香港(到今時日他們仍大力阻礎政制改革),找他們還一筆民主債其實不難,只看你們有沒有gu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