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的各地朋友、休閒的校園生活、學習上的閱讀和討論、好吃的canteen和街頭小吃
都為我這剛開始的台灣交流經驗添上不同的色彩,以及那一片片雜亂無章的想法和感受
但是,現在想作個小結時
才發現,對比一個月前所期待在台灣的感覺、學習、生活
總的來說,我好像迷失似的
寫這篇記事的當下,我的狀態是:眼皮重、眼睛痛、身體很累,精神不足。。。
不是因為昨晚去了夜唱,而是我的生活規律亂得很
過去一個月,跟在香港生活沒兩樣
每日都是三、四點才睡或才能睡,然後早上就要上課
上個星期情況更差,四堂的朝九我只上了兩堂,還要是十點到課室
不用上課的日子,中午一兩點,室友已各做各的事,我還在床上,每日的精神也不是太好。
------------------------------------------------(16/3)
------------------------------------------------(16/3)
這樣爛的生活,首當其充的是我讀書的狀態,還記得當初選課時,大告天下選了多麼精彩多麼期待的課目。可是,回頭一看,這三十天時間不止在讀書上有點反醒,藉著其他地方的人交流在香港人的身份也有點思考,有機會再說。這次先說我在台灣讀書上的期待,以及那不到位的的現實情況。然後,再發現,原來交換生這個的身份,其實有時很難讓你專注下來。
在這裡修的都是理論課,要看的讀本(readings)比香港的還要多,而這裡的課程有要求學生寫memo的習慣,是表達自己的理解和分析的好方法。特別是社會學系,老師們都不喜歡要同學考試(超讚!!),所以可鍛鍊寫作的機會很多。以中文學習討論和思考都能深入一點,可是對於有些中文翻譯的terms就常感到模糊和不確定,不能即時反應過來。
來說說修的課吧,一門是讀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此說,在香港,學習尼采的思想都是很片段化,東拉西扯的,他那主人/奴隸意志、力的意志都只是學了一點點,在這裡教的是一位小妞妞的哲學系男老師,他對尼采的思想非常報著,常跟我們分享他尼采式的「不得志」生活。另一門是讀佛洛依德的夢的解析,這一年開始接觸了精神分析的東西,可是似懂非懂,之後天真地想自讀佛洛依德應該不難吧,可是,看了幾十頁夢的解析,仍是找不到重點,而這個老師常會教我們要前後後前地看才會懂,真係他媽的,現在越覺知慧與付出的心機和時間成正比。另外兩門是社會理論,教理論和理論時很深入,可是readings也相對地(比香港的)艱深和沉重,如我不是之前讀過些社會學理論,相信我也不會有心機看下去。最後一門是感知社會學,講五感(sense)(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和通感)重要性的歷史發展,以及五感與個人、社會的複雜交錯的關係;這位老師有趣非常,要學生總結讀本、以發言來計分、整個學期只寫五份五感的報告,令到同學們上課時有很多經驗和問題的交流和討論(在香港未曾有過)。以上的課,如果做足準備才去上課的話,會開心很多,學得更多。
當第一個星期覺到這一切的學習看似很令人雀躍時,身體和時間仍是最「現實」的學習條件,接下來的逛街小食、不斷地認識和約會新朋友、拿著相機周圍拍、對一些美麗場景的留戀等等,都把我的注意力分散了。一星期四堂九點走了兩堂和兩堂是十點才到課室,讀本只看了少許,課堂討論搭不上咀,浪費問問題的機會等等,這是何等的浪費。
其實難怪,作為一個異地交換生,這身份確是很大的引誘。有時感到活像班雅明筆下的漫遊者(flauer),尤其是感到那明顯差異的身份(他/她們都說我很明顯不是本地人==")不被/不需納入身處社會的「規律」,還有察覺到對異地(即本地)文化符號的強大好奇心。這距離感會使思想和感覺盡可能的話都想無限放大並接收外界的事物,就像光圈調之最大,看不到遠處但卻能聚焦並全盤接收眼前的東西。哈,用感官社會學的口吻來說,我們用感官去閱讀環境時,其實十分依賴個人主觀的解讀能力。即是說,來到陌生的/新的地方,各方面的不同,尤其是看到的人和事、嚐到嗅到的食物,在陽光綠葉下的感覺對我這個香港人來說,縱使是小小刺激其實都會有很大的反應。
其實,作為一個交換生,我這個月過得蠻燦爛的,真的。可是,來東海讀社會學的機會總不能白白浪費(那真的很「爛」呢),當有時被新的學到的東西衝擊一下固有的定論,那感覺會很high。接下來,還是調整一下生活吧。肥不肥我不理了,我想要的是健康的生活和飽滿的精神。
其實難怪,作為一個異地交換生,這身份確是很大的引誘。有時感到活像班雅明筆下的漫遊者(flauer),尤其是感到那明顯差異的身份(他/她們都說我很明顯不是本地人==")不被/不需納入身處社會的「規律」,還有察覺到對異地(即本地)文化符號的強大好奇心。這距離感會使思想和感覺盡可能的話都想無限放大並接收外界的事物,就像光圈調之最大,看不到遠處但卻能聚焦並全盤接收眼前的東西。哈,用感官社會學的口吻來說,我們用感官去閱讀環境時,其實十分依賴個人主觀的解讀能力。即是說,來到陌生的/新的地方,各方面的不同,尤其是看到的人和事、嚐到嗅到的食物,在陽光綠葉下的感覺對我這個香港人來說,縱使是小小刺激其實都會有很大的反應。
其實,作為一個交換生,我這個月過得蠻燦爛的,真的。可是,來東海讀社會學的機會總不能白白浪費(那真的很「爛」呢),當有時被新的學到的東西衝擊一下固有的定論,那感覺會很high。接下來,還是調整一下生活吧。肥不肥我不理了,我想要的是健康的生活和飽滿的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